《第三屆九龍城書節》歡迎你!

由Roundtable Community、香港當代文化中心、MaD創不同及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合辦的《第三屆九龍城書節》將於2011年12月3日至4日,假香港兆基創意書院舉行,一年一度,豈能錯過?

今年九龍城書節的主題為「自主生活」。在危機處處的世界裡、全球化的洪流中,個人生活越益不由自主;我們如何找尋永續、健康、有尊嚴、有質素的自主生活?需要大家交流經驗,一同嘗試。

逾二十個書商、一百個地攤、二十個講座及工作坊,以及多個表演、展覽及電影放映,均濃縮在兩天的九龍城書節中,務必令你在濃厚的文化和創意氛圍下喘不過氣來!今年更繼續設有兒童遊戲室,一家大細均可無憂無慮參與書展!

2012年1月17日星期二

媒體報導(十一): 晶報 2011-12-11

晶報 2011-12-11
B02 專欄 葉輝

安安靜靜的九龍城書節 曬書記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
九龍城書節由於辦得比較安靜,也比較自由自在,所以辦得特別民間,特別自主,就像一年一度的文化小市集,在香港這個日趨喧嘩躁動的消費城市,合該並不顯眼,也沒有多少回響——尤其是對於每年炎夏七月都循例擠進書展會場的大多數港人來說,可能更不算一回事。
可今年已經是第三屆了,主題正好是“自主生活”。十二月初,氣溫驟降至十七八度的歲暮時分,有那麼一個安安靜靜的周末和周日,溫煦的陽光穿越兆基創意書院的圍牆和欄杆,穿越一切的界限,安安靜靜,灑遍書院的天井,烘曬著一百多個小地攤上的新人、舊人、新書、舊書、新物、舊物、畫廊、樂坊、手作坊、農產品……
九龍城書節像從前的牛棚書展,書固然是主題,但不僅僅賣新書和舊書,難得的是兼容好一些不容于市場的物品,讓它們安安靜靜地跟路過的人問好,而且小地攤並沒有明顯的邊界,而且一天租金才一百港元,攤主仿佛亳無買賣的壓力,書本和物品由是安安靜靜地各安其位,在那一刻都無所牽掛——太好了,人和書,畫和音樂,食品和物品都暫時擺脫了不斷貶值的喧嘩世界,都在恬靜的陽光里尋回自身的價值和尊嚴。
是的,一年只有那麼兩天,可以暫且擱置一切計較和計算,慵懶地活得自由自在,都好像是了無牽掛的人,跟故人、舊物和舊書重逢,都在安靜之中重溫已然遠去的故夢——那就很好,隨意在這天井里的小地攤前蹲一會兒,翻翻書,撫弄這樣那樣的小玩意,跟攤主聊聊天,一個安安靜靜的午後便悄悄過去了。這樣子的生活就是自主。
從正門走進去,就很喜歡那無可無不可的安安靜靜,逛了一個多小時,走到側門外的大街抽一根煙,喝一口略澀的奶茶,便覺得格外溫暖,覺得這樣的一天過得特別漫長。在這個喧嘩世界里,這樣的一個書節是好的,猶如剛才在地攤上翻揭一本久違了的阿米亥(Yehuda Amichai)詩集,讀到詩集里的一首詩,叫做《沒有結尾的詩》:“在新牌子的博物館里╱有一座舊猶太教堂。╱在猶太教堂里╱有我。╱在我的體內╱有我的心。╱在我的心裡╱有一座博物館。╱在博物館里╱有一座猶太教堂,╱在它的裡面╱有我,╱在我的體內╱有我的心,╱在我的心裡╱有一座博物館”。
這樣的詩可以寫一千零一夜,永遠沒有結尾。是因為心裡明白,長流不息,那靜好的循環,只為了悼念並不安靜也不自主的日子嗎?一家小出版社帶來一個小行李箱的書,黃昏前都賣光了。攤主說,快樂的並不是賣了多少錢,而是讓好東西跟別人分享,新書和半新的書,舊書和半舊的書,都找到了有緣人,都找到了新的歸宿,那怕只是一座書塚,或一座舊書博物館,不多久便在並不安靜也不自主的日子里被遺忘了。
歲暮時分,日光苦短,天黑得特別快,未到六時已是暮色蒼茫了。於是,便打開背包,翻出一件外套,穿上了,好讓自己御寒一點。阿米亥依然躺在背包里,他忽而在我抽煙的時候說:“太多紀念日╱太少記憶”,這矛盾的對照隱含了萬語千言。紀念日原來是一個這樣的日子:一方面提醒人們不要忘記,可偏偏只有那麼一天兩天的記憶,然後是三百六十多天的遺忘。


晶報網站: http://www.dailyss.com/content/2011-12/11/content_6298551.htm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